傳説中的八卦來自伏羲氏, 含有八個不同方位, 文王又自創後天八卦, 現代人又認為先後天八卦的組合是個立體形態。那麼八卦是易學的始祖, 它如流傳中的八卦圖是個二維圖嗎? 非也, 它本來是個立體形態, 只不過是被古代文人曲解了, 何以見得? 大話西遊中的太極拳理是楊氏一人所創, 是沒有可能的, 只是後人賣花讚花香, 用來招收學員而矣, 但由其徒兒口中得知有乾三連, 坤六斷及太極鐘這個重要缐索。
網上書上的解釋如下: 乾三連是三個氣圈, 坤六斷則是一體分柝成六份, 而鐘罩著個身體及有個垂錘。莫少看太極學理中這三個元素, 迄今也沒有一個收人千元一小時大師們真正解釋到乾坤為何物, 何況那個鐘呢! 千元一鐘之學在太极來説還是土包子未入流之學, 補個零頭在千之後面, 還是微塵; 真實學是個無價寶。
氣, 能量也, 是太極的重要元素, 沒有它太極不能成立體球體, 誰個大師擁有全套上中下丹的資料呢? 在沒有之餘, 又如何解釋三個氣圈? 三個氣圈在八卦而言是一個整體, 球體也, 不是三個獨立的圈, 亦即是説八卦本貌是個球狀。 在細分八卦下, 得出縱橫, 乾坤為縱, 由縱而得出上中下共六點, 坎離為橫, 而震巽與艮兌是橫, 行經的軌跡而矣; 乾坤與坎離在二維繪圖下形成一個十字, 在三維繪畫下是框架。
由這個理念重看雜亂無章的太極學理, 便一一迎刃而解。 太極鐘的垂錘缐是為乾坤, 非一般人所説的直缐, 而是個扁形圓形, 所以垂錘可擺動, 繩可長可短, 俱有伸縮性, 而鐘是為坎離, 將乾坤包圍在內, 鐘因這兩元素才能發揮效能。
在人體而言, 要得到鐘的效能談何容易! 首先要明白八卦球體如何形成, 垂錘如何創造, 用何法可使其擺動, 鐘又如何形成, 在修練期間身體出現不適解決方法等是一大堆大師級別人馬到現在還未能正確地, 有效地, 去解答的難題! 原因是他們對基礎的氣認識太淺薄之故, 路都未行過, 又點知解點化解。 萬地高樓從地起, 層層功夫層層上呢, 隔山打牛是高階人仕的八卦與另一八卦之切磋, 誰可做到? 小孩子的加減乘除都未能掌握, 便大言不慚在説微積分, 呵呵!
至於文人論八卦都是在聞説, 據乜乜古書有云:震兌相交得出乜乜, 是真乎? 武者做了多年八卦動作, 配上八卦名稱, 得來也是一場空呢! 古語又有云: 百無一用是書生, 書生們硏究八卦學多年也未能説出八卦之用, 一個在八卦書內容以外的垂錘, 便考起所有八卦文人了! 丹也, 上下走動的丹,有外又有內呢!
眾師們將王宗岳原文之入門引路改成入門師引路, 加多了一個 "師" 字, 那麼師的定義為何呢? 得了囗訣? 囗是代表口嗎? 入門引路須(囗)授, 功到或明白到王宗岳全文的核心學才明白這四劃 "囗" 的真義, 它是代表了四個字, 真真正正的所有內家功心法所在之處。
古書解釋八卦之誤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所以太極之門非一般凡夫可進入。 太極是在無欲無求下才會産生, 由產生而進入多維空間, 正是王宗岳所說的默識揣摩,進而可漸至從心所欲去體會和運用立體中之八卦, 非虛幻, 而是有真實感的。 由修得到勞筋骨之苦也未嚐過, 太極中的鐘是個很很高深之學, 怎能用張嘴或擺個姿勢便説是鐘呢, 嘿嘿!
行氣如九曲珠是行經這九個地方?
哈哈,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無缘得八卦者, 送上一首多维音樂, 感受一下多维之聲
(一定要用耳機或筒聴呵)
改编自這十六维音樂
16D -> 8D(8维虚幻音樂)
無畫面, 閉上眼睛用耳機或筒聴
無畫面, 閉上眼睛用耳機或筒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