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寫過多篇有關內功之學: 靜坐, 氣功, 內家鐵缐拳, 王宗岳, 太極拳, 老外宗教, 藏密等, 參考電子書藉相信有二三十G之多。在尋找松學理過程中, 發現很多共同與疑點, 家家都在誇, 修到這樣那樣, 便得到什麼, 但為何無人説出修的基礎核心知識呢? 滿以為師傅留一手, 不肯多説。 現在得出了一個蓋棺定論結論: 叫杯咖啡是沒有咖啡豆成份, 叫杯奶茶是飛沙走奶走茶, 哈哈。
很多人弄不清靜坐, 忘坐, 冥想, 站樁, 修仙關係。用最簡單方法去解釋是過程或層次, 頭三者是由靜而得氣, 得氣后改善循環, 過程中必然産生偏差, 皆因人人體內有多處阻塞或不平衡, 導至身體不適。偏差出現, 無藥物, 物理治療或針炙可醫好, 它是需要有正確方法才可變成平衡。幾經辛苦才有資格進入修仙的外庭。外庭有什麼要練? 內氣傳導, 移移, 練內外丹。甚麼神通, 出竅, 用神, 凌空打人, 用內氣打人, 太高級了, 它們是高不可攀之學!!! 不過很多二打六老師用它們來做收徒廣告, 哈哈。
愚師們搞出標榜盤膝, 屈膝之障礙學, 忘卻了松才是重點。看下圖文字, 找松都找出幾十年還未找到, 有師何用?
看看找到松的人, 定起個樁, 對手被跳出, 多神奇
再看看慢鏡, 原來是師徒, 用意不用力, 配搭功, 哈哈
修內功最基本的核心是松, 由頭到腳;
石頭山->頸->肩->手->上身->下身->腳;
百會->額->鼻->背尾枕->下腭->天突->大椎穴->肩井->臂臑穴->尺沢->手腕->手指->前胸骨, 夾脊->膻中-> 建里->尾閭->膝->腳跟, 涌泉。
上述的部位越年輕越容易松開, 年過四十體內血管閉塞及鈣化增加難度, 要松開不是易事。
松不是不傳之學, 飽讀華夏道學一定會找到。 可惜華夏后人崇外, 道佛不分, 別人文化當為己學! 解釋太極學, 又要加插外語詞句去形容, 有人更甚説它是三哥學! 朋友, 擦鞋是沒有用的。 別人外文懂多少個字, 拿本字典, 慢慢細嚼道文化啦,一篇百四字的王宗岳文中文字也看不懂, 談什麼外語! 老夫已在最近幾篇文章巳有意無意地透露了松的方法。松字不明, 再多創建什麼畫蛇添足名詞:松沉劲, 空肩, 内三合, 外三合, 乾三連, 車輪兩命門, 敷蓋對呑,明勁, 喑勁, 化勁等, 也沒有用。
身不能松(打通血穴), 體中有點內氣也沒有用, 凹凸(不通)位已抵消了內氣運行, 減慢內氣外放速度。 那麼微弱的內氣, 如何行使所學的明勁, 喑勁, 化勁呢? 舉個例子, 魏樹人所談的鋸勁, 一開一合的勁, 需要多少時間去完成, 兩秒? 對手一個直拳不需一秒巳到汝身! 那麼順逆螺旋勁又如何? 手發出順螺旋, 心中一定, 再用意領內勁到對手背后用逆螺旋勁, 表面上是很高深功法, 其實是天荒夜談功法! 用意帶動內勁旋入對手體內, 沒有問題, 但心中一定去停頓內氣, 問題出現了, 汽車在行走時要剎停是需要時間, 再起動亦需要時間, 全個過程需要多少秒? 對手用曰字沖拳, 一秒可打出多少拳到汝面上, 哈哈。
現實打法
王宗岳的氣路與魏樹人(楊露禅->杨健侯->杨澄甫->汪永泉-> 魏树人)的氣路是不同。最明顯的是魏树人沒有談及由涌泉到頭再到手去運行內氣, 這已不是一個上下相隨整體勁; 頭越松, 內勁越強。由此推斷楊露禅只是假借張三丰, 王宗岳之名去推售其太極拳。 再者, 楊氏門徒無人真正解釋到: 四兩撥千金及氣為旗,腰為纛。 這已証明創拳時對王宗岳一文是一知半解! 在基礎不明下, 談天花亂墜的功法可獲得什麼? 一場空!
立身中正是松, 而它的反面是硬, 年過五六十的朋友, 早上還有晨舉嗎?
這是養生效應, 沒有的, 閣下方法有誤, 哈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